这个标准不仅是国内,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针对稀土工业的环保标准。
从人员素质上来看,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的监测技术培训和实施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五年前有了大幅提高。周生贤部长在前不久结束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对十一五期间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年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大大促进了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从历次监测结果来看,中俄双方对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参与联合监测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是认真的、负责的,双方的数据是真实的、可靠的。(三)监测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监测能力明显增强人员素质和装备能力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所谓科学监测,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用规范的方法、凭先进的技术、靠严格的管理,高效有序地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和监测结论的客观准确。装备能力是监测工作的基础,没有硬件条件的保障,监测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
(四)要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要提升十二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狠抓监测技术和科技创新。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有监测工作不够科学规范的原因,有监测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的原因,有极少数监测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更有行政干扰监测数据的原因,其结果必然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数据不能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针对市民关心的机动车污染问题,各地环保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力度,加快推进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建设,加强在用车排放年度检测监督管理,促进高排放车辆淘汰。
建立健全涉重金属企业重点防控监管制度,督促指导企业妥善处理处置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全面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统筹优化饮用水源布局,加大跨界河流污染整治力度记者从25日召开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该省将大力实施环保为民四大行动计划,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以污染减排倒逼产业升级,以联防联控促进环境改善。针对市民关心的机动车污染问题,各地环保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力度,加快推进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建设,加强在用车排放年度检测监督管理,促进高排放车辆淘汰。
继续推进冶金、建材、石化、有色等非电力重点行业工业锅炉窑炉污染治理,抓好火电、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的监督管理。据了解,十一五时期,广东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开展农村集中式和水库型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制定并实施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空气质量保障联防联控措施方案及保障应急方案,指导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全力做好大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涉重金属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建设重金属污染监测预警及应急体系,启动典型场地重金属土壤修复试点和技术示范工作。建立健全涉重金属企业重点防控监管制度,督促指导企业妥善处理处置含重金属危险废物。
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在会上表示,今年广东省将以实施这四大行动计划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解决一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统筹优化饮用水源布局,加大跨界河流污染整治力度。首先是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行动计划。
会议强调,今年广东要进一步健全减排考核体系,合理提高环保考核在地方政绩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全省万元GDP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均比十五期末下降60%,同时,超额完成了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8.88%和18.81%。

今年将重点做好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淡水河、石马河、深圳河、佛山水道和练江、枫江、小东江等7条重点河流污染综合整治。四是实施农村环保行动计划。
三是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次是实施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环保局对化工厂泄露后的环境进行测评,其目的应该是根据测评情况指导公众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制定合理的疏散和治疗方案,把老百姓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给老百姓吃宽心丸,不让公众知道真实情况。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时候,环保部门出具这样一个避重就轻的结论,让人怀疑它到底是在为谁说话。比如在化学武器当中,腐蚀性气体就被归于毒气一类。无毒不等于无害,这是常识。
但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吸入后能够对生物体造成伤害的气体就是有毒气体。可见,只强调氨气没有毒性是不负责任的。
比如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不但无毒,连刺激性气味也没有,可是对人体的伤害却是巨大的。从化学性质上讲,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毒性并不大,所以学校课本上多称氨气为无毒。
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人员对现场泄露的气体进行了测评,初步测定是氨气,没有毒性,但是气味比较刺鼻。其实氨气到底有没有毒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泄露的氨气会不会对群众的身体造成伤害。
(2月27日新华网)在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后,环境监测人员及时对现场进行测评。但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环保局应该把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应该出事后为企业遮羞,帮地方政府捂盖子。从网上可以查到,吸入低浓度的氨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则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甚至可能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造成死亡。浙江乐清市26日一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氨气泄漏,多名工人受伤,现场正组织人员疏散。
乐清市环保局轻描淡写地一句没有毒性,也许可以暂时稳定民心。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氨气也是按有毒气体处理,在运输和贮存时都有明确标识,这一点环保局不会不知道。
但轻易得出初步测定是氨气,没有毒性,但是气味比较刺鼻这样的结论,却只字不提氨气对人体的危害性,让人感觉这只是在给老百姓贴安民告示,有愚弄公众之嫌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时候,环保部门出具这样一个避重就轻的结论,让人怀疑它到底是在为谁说话。
比如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不但无毒,连刺激性气味也没有,可是对人体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其实氨气到底有没有毒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泄露的氨气会不会对群众的身体造成伤害。
可见,只强调氨气没有毒性是不负责任的。环保局对化工厂泄露后的环境进行测评,其目的应该是根据测评情况指导公众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制定合理的疏散和治疗方案,把老百姓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给老百姓吃宽心丸,不让公众知道真实情况。乐清市环保局轻描淡写地一句没有毒性,也许可以暂时稳定民心。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氨气也是按有毒气体处理,在运输和贮存时都有明确标识,这一点环保局不会不知道。
浙江乐清市26日一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氨气泄漏,多名工人受伤,现场正组织人员疏散。无毒不等于无害,这是常识。
从网上可以查到,吸入低浓度的氨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则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甚至可能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造成死亡。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人员对现场泄露的气体进行了测评,初步测定是氨气,没有毒性,但是气味比较刺鼻。
从化学性质上讲,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毒性并不大,所以学校课本上多称氨气为无毒。但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吸入后能够对生物体造成伤害的气体就是有毒气体。